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上饶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
上饶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上饶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7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上饶市
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举办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通知》(赣府厅明〔2020〕35号)精神,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动我市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上饶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实施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广泛开展贴近生活、丰富多彩、全民参与、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满足疫情流行高峰过后群众爆发式增长的健身需求,帮助群众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增加群众参与体育比赛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助力加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为“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饶”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群众受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低门槛、高参与、广覆盖、大融合,更加贴近基层、惠及百姓的群众性体育健身赛事,不断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因时、因需开展形式多样、便于参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突出发挥地方特色和行业优势,结合红色、绿色、古色资源,全面提升赛事品牌。
(三)创新模式,注重实效。努力拓展办赛思路,创新办赛模式,坚持“体育+”理念,突出实际效果,推动体育、文化、旅游和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四)精彩文明,节俭安全。坚持精彩、文明、节俭、安全的办赛总要求,结合疫情防控进展情况,服从、服务疫情防控需要,将本届运动会办成全民参与、健康快乐的健身盛会。
三、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上饶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上饶市体育局、上饶市体育总会
(三)协办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四)成立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上饶市全民健身运动会赛事组织委员会,组委会由下列同志组成:
名誉主任:陈 云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执行主任:郑少薇 市政府副市长
副 主 任:顾海敏 市政府副秘书长
林 伟 市体育局局长
高 丹 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
马 麟 市总工会副主席
委 员:缪瑜慧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邹昆声 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
魏晓姿 市财政局副局长
郑晓红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陈富长 市城管局四级调研员
汪文英 市教育局副局长
王丹凤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徐 泓 市体育局二级调研员
杨国鹏 市文广新旅局副局长
曾其智 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
张艳琴 团市委副书记
胡素蓉 市妇联副主席
张 斌 信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霍 峰 广信区政府副区长
王 斐 广丰区政府副区长
俞银水 玉山县政府副县长
王 芳 横峰县政府副县长
丁立明 弋阳县政府副县长
雷海燕 铅山县政府副县长
胡春伟 德兴市政府副市长
江细兰 婺源县政府副县长
江培祥 万年县政府党组成员
戴红燕 余干县政府副县长
杨 军 鄱阳县政府副县长
汪廷升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三级调研员
胡亚光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陈新宇 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办公室主任由林伟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徐泓同志兼任。
四、时间安排
2020年7月—12月,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7月—9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行业系统,部门(单位)和体育协会等设分赛区,组织开展本地、本行业系统、本部门(单位)全民健身运动会。
第二阶段:8月—12月,集中组织市本级全民健身运动会各项目的比赛,组队集训、组建上饶市代表团赴省参赛。
五、项目设置
分县(市、区)组和市直组(包括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以省第二阶段集中竞赛项目为主,可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开展有地方特色、群众欢迎的体育项目。
(一)县(市、区)组
1.规定项目:按照省第二阶段比赛项目开展10项规定竞赛项目,各县(市、区)要组队参赛:广场舞、啦啦操、门球、瑜伽、柔力球、气排球、健身气功、乒乓球、羽毛球、笼式足球。
2.自选项目:结合上饶实际,确定广受群众喜爱的9个项目,各县(市、区)可以自选参赛:木兰拳剑扇、轮滑、围棋、第九套广播体操、曳步舞、桥牌、篮球、体育舞蹈、马拉松。
3.公益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交流展示赛。
(二)市直组
自选项目:结合上饶实际,确定广受群众喜爱的5个项目:第九套广播体操、广场舞、健身气功·八段锦、乒乓球、羽毛球。
六、参与对象
具有上饶市户籍或在上饶市辖区内学习、工作、生活的中国公民均可参加(户籍优先)。凡在省体育局注册的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含集训、试训)均不得参加运动会任何项目的比赛。
七、参赛办法
(一)各县(市、区)、部门(单位)举办的全民健身运动会,自行确定参赛办法。
(二)集中竞赛活动,以县(市、区)、部门(单位)为单位组团参加。
八、赛事会标与冠名
(一)总会标: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上饶市全民健身运动会。
(二)县(市、区)会标: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上饶市全民健身运动会(XX县/市/区)赛区。
(三)行业系统、协会等会标: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上饶市全民健身运动会XX系统XX运动会或XX项目比赛。
(四)社会赞助冠名: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上饶市全民健身运动会“XX杯”XX系统XX运动会或XX项目比赛。
九、奖励办法
(一)不设奖牌榜和总分排名,设单项团体总分奖
1.代表团需参加单项60%以上的小项比赛方可参与单项团体总分奖评选。
2.各单项的小项前八名,按集体项目(3人以上项目)18、14、12、10、8、6、4、2分,个人项目9、7、6、5、4、3、2、1分计入相应的县(市、区)、部门(单位)。
3.合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得分相同,以小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此类推。
4.在符合单项团体总分奖评选标准的代表团中,按照一等奖20%、二等奖40%、三等奖40%的比例进行评选,分别颁发奖杯和奖励证书。
(二)各单项录取前八名
获得1—2名为一等奖、3—5名为二等奖、6—8名为三等奖,分别颁发奖牌和奖励证书。
(三)运动会设3个奖项
1.最佳组织奖:授予所辖县(市、区)全民健身运动会举办覆盖率高、集中竞赛活动阶段参与项目达11个以上(含11个)的县(市、区)。
2.优秀组织奖:授予组织举办设置5个以上(含5个)项目的本地综合性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县(市、区)。
3.突出贡献奖:授予为本届运动会提供大力支持和赞助的企事业单位。
十、经费
第一阶段分赛区竞赛活动经费由举办单位自筹。第二阶段集中赛事阶段,各参赛队差旅费、食宿费、保险费等一切费用自理。
十一、总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办好本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复学期间,因时、因地、因需地开展各类适宜的全民健身活动,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以及进一步提振信心、聚集人气、带动消费、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切实把本届运动会办成全民参与、精彩热烈、欢乐健康、节俭安全的群众体育盛会。
(二)精心组织,务求实效。要结合实际,举办本地、本单位的全民健身运动会,成立运动会组委会。在组委会的领导下,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进展情况,组织适宜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爱、特色显著的全民健身赛事,以及各类体育文化和全民健身展示活动,深入发动基层群众参加,提升运动会的参与度和知晓度,扩大体育人口,促进体育消费,推动融合发展。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做好全民健身运动会各级各阶段赛事活动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特别是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模式,进行立体、全方位的宣传,讲好健身故事,树立健身典型,展现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获得感、幸福感,激发全民参与健身的热情,营造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使参与健身、健康快乐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
(四)争取支持,多方参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引导和指导作用,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全民健身运动会。各地要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大政府购买赛事服务的力度,调动社会各界参赛、办赛的积极性,推进全民健身与文化、教育、旅游、卫生等融合发展。
(五)强化安全,落实责任。各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必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按照当地防疫指挥部要求,做好风险评估,有重大风险的赛事活动要及时延期或停止举办。同时,根据活动规模、参与人群特点等,与公安、应急、卫健、文化旅游等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和常态化疫情防控预案,责任落实到人,并对活动场地、设施等进行隐患排查,加强安保、医疗等服务保障,购买赛事活动保险,防止意外发生,确保运动会安全顺利进行。
十二、其它
(一)各赛区在运动会期间可广泛征集广告,单项比赛可冠名、参赛队可冠企业名称或产品品牌名称。
(二)运动会结束后,各赛区要及时将运动会和赛事开展情况的文字(总结、报道)、图片制作装订成册2份,拷贝好影像资料(赛事视频及数码照片20张以上<含文字说明>),于2020年12月10日前送交市体育局群体科,联系人:张燕,联系电话:8236546,邮箱:945961990@qq.com。